当前位置:

混队欲食CBA大餐?球迷:升降制,勿混日。

来源:24直播网

在职业联赛的舞台上,实力的较量从未停歇,这便是所谓的“弱肉强食”的竞技场。在疫情后的复苏阶段,不少民营企业控股的CBA球队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相对之下,那些有国企背景支持的球队则能豪掷千金,这种局面不免让人感慨CBA的“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现状。

近期,关于CBA归化球员的议题引发了广泛热议。部分民营企业背景的CBA俱乐部,因经营上的重重困难,担忧归化球员制度的实施将会进一步加重运营负担。他们忧虑,小本经营的俱乐部可能会因无法承担高昂的归化球员费用而更加举步维艰,这无疑会加剧CBA的强弱格局分化,比赛中的比分差距也可能因此而不断扩大。

然而,这一观点的提出在球迷中引发了激烈的讨论。部分球迷直指问题核心,他们认为,不投入努力的俱乐部就应该被淘汰。一年混日子拿钱,来年继续这种循环没有任何意义。他们还提出,CBA是否应该引入升降级制度?看看NBA,虽然冠军常由几支热门队伍角逐,但大多数球队仍在积极竞争,而并非都依赖大投入的队伍才能取得好成绩。

如江苏、四川等小本经营的球队,近几年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曾经的2016年总冠军四川男篮,如今内忧外患,优秀球员流失,选秀也显得草率。如果不是因为CBA目前没有升降级制度,这些队伍可能早已被淘汰出局。

对于强如NBA的联赛来说,虽然每年都有热门夺冠队伍,但小鱼腩队伍也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实现蜕变。对于CBA而言,如果归化政策给小本经营的球队带来过大压力,那么篮协确实应该考虑重启升降级制度。NBL中还有如香港金牛、安徽文一等实力不俗的队伍等待着进入CBA的机会。

若CBA继续维持现状,让实力靠后的球队逍遥自在、得过且过,那么这个联赛的金字招牌终将被这些“参与者”亲手砸毁。只有真正实施严格的升降级制度,才能激发各队的斗志和投入,让CBA真正成为一个充满竞争与活力的联赛。